风湿性关节炎-类风湿关节炎-痹证——老年系列(九)

中医的“痹症”包含了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、类风湿关节炎。

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区别
  1. 定义:
    • 风湿性关节炎:由甲族链球菌感染后,累及关节结缔组织,呈急性或慢性关节结缔组织炎症;
    • 类风湿关节炎: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、以滑膜炎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  2. 发病部位:
    • 风湿性关节炎:常累及大关节,尤以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、踝关节最常受累;
    • 类风湿关节炎:手、足小关节的多关节炎症。
  3. 临床特征:
    • 风湿性关节炎:对称性、游走性关节疼痛,并伴有红、肿、热的炎症表现;或伴有:肌肉酸痛不适、周身疲乏、食欲不振、烦躁、轻中度发热、皮下结节、环形红斑等;甚至伴有:心悸、气促、心前区疼痛;小儿可见舞蹈症;
    • 类风湿关节炎:晨僵,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一定时间的僵硬;对称性、持续性但时轻时重的关节疼痛与压痛;关节肿胀。
  4. 预后:
    • 风湿性关节炎:炎症消退后不留后患,多反复发作;
    • 类风湿关节炎:关节软骨、骨和关节囊破坏,最终导致关节畸形、活动障碍,甚至功能丧失。
  5. 患病人群:
    • 风湿性关节炎:男女比例相当;
    • 类风湿关节炎:女性是男性2~3倍,多发于40~60岁。
  6. 环境因素:
    • 风湿性关节炎:天气转冷或下雨前出现关节痛;
    • 类风湿关节炎:长期在潮湿、或寒冷环境中生活、工作,发病率高。
  7. 西医治疗:
    • 风湿性关节炎:西药缓解但无法根治,极易复发;切除扁桃体,以去除体内链球菌感染灶;
    • 类风湿关节炎:西药缓解症状、延缓病程;外科手术:腕管综合征的松解、肌腱修补、滑膜切除、关节置换。
痹症——中医理论

由于风、寒、湿、热等外邪侵袭人体,闭阻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,以肌肉、筋骨、关节酸痛、麻木、重着(晨僵)、屈伸不利,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。

一、病因

内因:正气不足,素体虚弱,腠理不密,卫外不固;

外因:感受风、寒、湿、热之邪,肌肉、关节、经络痹阻而形成痹证。

  • 或因居处潮湿,或因涉水冒雨,或因气候剧变,或因冷热交错等,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,注于经络,留于关节,使气血痹阻而为痹证;
  • 或因感受风热之邪,与湿相并,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;或因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,感受外邪之后易从热化;或因风寒湿痹日久不愈,邪留经络关节,郁而化热;以致出现关节红肿疼痛、发热等症,而形成热痹。
二、辩证

根据症状可以分为:关节酸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;痛有定处,疼痛剧烈者为痛痹;肢体酸痛重着,肌肤不仁者为着痹;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为热痹。

  • 行痹(风寒湿痹):又称风痹、走注、筋痹;肢体关节疼痛,游走不定,痛无定处,关节屈伸不利,伸则痛麻难忍,或见恶风发热,苔薄白或淡黄,脉浮弦;
  • 痛痹(风寒湿痹):又称寒痹;肢体关节疼痛较剧,痛有定处,得热痛减,遇寒痛增,昼轻夜重,关节不可屈伸,局部皮色不红,触之不热,苔薄白,脉弦紧;
  • 着痹(风寒湿痹):又称湿痹、肌痹、著痹;肢体关节重着、酸痛,下肢为甚,或有肿胀,痛有定处,手足沉重,活动不便,肌肤麻木不仁,阴雨加重,苔白腻,脉濡缓;
  • 风湿热痹:游走性关节疼痛,局部灼热红肿,得冷稍舒,痛不可触,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,活动不便,可有皮下结节或红癍,多兼有发热、恶风、汗出、口渴、烦躁不安,舌红,苔黄或黄腻、脉滑数;
  • 痹证迁延不愈,痰瘀痹阻:各种痹证迁延不愈,正虚邪恋,瘀阻于络,津凝为痰,痰瘀痹阻;疼痛时轻时重,关节肿大,甚至强直畸形,屈伸不利,舌质紫,苔白腻,脉细涩等;
  • 久痹正虚:痹证日久,除风寒湿邪闭阻经络关节的症状外,常伴气血不足及肝肾亏虚的症状,比如:身困乏力,少气懒言,头晕目眩,腰膝酸软,畏寒肢冷,食少便溏,舌淡苔白;
  • 痹久内舍于心:痹证日久,除风寒湿邪闭阻经络关节的症状外,兼见:心悸,短气,动则尤甚,面色少华,舌质淡、脉虚数或结代。
三、治法
  • 行痹(风寒湿痹):治宜:祛风通络,散寒除湿;参考方剂:桂枝芍药知母汤、防风汤、防风通圣散、和血散痛汤、大秦艽汤、四物二妙丸、苍防二妙汤、虎骨散等加减;
  • 痛痹(风寒湿痹):治宜:温经散寒,祛风除湿;参考方剂:乌头汤、仓公当归汤、麻黄续命汤、桂枝续命汤、干葛续命汤、柴胡续命汤、五灵散、五积散、三痹汤等加减;
  • 着痹(风寒湿痹):治宜:除湿通络,祛风散寒;参考方剂:薏苡仁汤、蠲痹汤、追风透骨丸、羌活除湿汤、茯苓汤、苍防二妙汤、术附汤、茯苓川芎汤、除湿蠲痹汤等加减;
  • 风湿热痹:治宜:清热通络,祛风除湿;参考方剂:白虎桂枝汤、宣痹汤、犀角散、苍柏二妙丸等加减;
  • 痹证迁延不愈,痰瘀痹阻:治宜:化痰祛瘀,搜风通络;参考方剂:桃红饮、小活络丸等加减;
  • 久痹正虚:治宜:祛风散寒除湿,补益气血,滋养肝肾;参考方剂:独活寄生汤等加减;
  • 痹久内舍于心:治宜:益气养心,温阳复脉;参考方剂:炙甘草汤等加减;
四、古人论述

《黄帝内经灵枢·五变》:“粗理而肉不坚者,善病痹。”

《黄帝内经素问·痹论》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。其风气胜者为行痹,寒气胜者为痛痹,湿气胜者为著痹也。”

《黄帝内经素问·痹论》:“五脏皆有所合,病久而不去者,内舍于其合也,故骨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肾:筋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肝;脉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心;肌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脾;皮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肺。”

《黄帝内经灵枢·贼风》:“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,藏于血脉之中……腠理闭而不通,其开而遇风寒,则血气凝结,与故邪相袭,则为寒痹。”

《济生方·痹》:“皆因体虚,腠理空疏,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”。

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痹候》:“痹者,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成痹,其状肌肉顽厚,或疼痛,由人体虚,腠理开,故受风邪也。”
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痹源流》:“痹者,闭也。三气杂至,壅蔽经络,血气不行,不能随时祛散,故久而为痹。”

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寒痹者,四肢挛痛,关节浮肿。”

《类证治裁·痹症》:“诸痹……良由营卫先虚,腠理不密,风寒湿乘虚内袭。正气为邪所阻,不能宣行,因而留滞,气血凝涩,久而成痹。”

《类证治裁·痹症》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。痹非偏受一气。其风胜者为行痹。风行而不定,如走注之类。寒胜者为痛痹。寒凝则阳气不行,痛有定处,即痛风。湿胜者为着痹。重著不移,或肿痛,或不仁,湿从土化,痛发肌肉,即麻木也。……风胜脉必浮,寒胜脉必涩,湿胜脉必缓。三痹各有所胜,用药以胜者为主,而兼者佐之。治行痹散风为主,兼去寒利湿,参以补血,血行风自灭也,防风汤。治痛痹温寒为主,兼疏风渗湿,参以益火,辛温解凝寒也,加减五积散。治著痹利湿为主,兼去风逐寒,参以补脾补气,土强可胜湿也。川芎茯苓汤加芪、术。”

《证治汇补·痹症》:“……风胜加白芷,湿胜加苍术、南星,热胜加黄柏,寒胜加独活、肉桂,上体加桂枝、威灵仙,下体加牛膝、防己、萆薢、木通。”

《医学心悟·痹》说:“治行痹者,散风为主,而以除寒祛湿佐之,大抵参以补血之剂,所谓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也。治痛痹者,散寒为主,而以疏风燥湿佐之,大抵参以补火之剂,所谓热则流通,寒则凝塞,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也。治着痹者,燥湿为主,而以祛风散寒佐之,大抵参以补脾之剂,盖土旺则能胜湿,而气足自无顽麻也。”

《医宗必读·痹》:“治外者,散邪为急,治藏者养正为先。治行痹者,散风为主,御寒利湿仍不可废,大抵参以补血之剂,盖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也。治痛痹者,散寒为主,疏风燥湿仍不可缺,大抵参以补火之剂,非大辛大温,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。治着痹者,利湿为主,祛风解寒亦不可缺,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,盖土强可以胜湿,而气足自无顽麻也。”

《金匮翼·痹症统论》:“痛痹者,寒气偏胜,阳气少,阴气多也。夫宜通而塞则为痛,痹之有痛,以寒气入经而稽迟,注而不行也。”